`
足至迹留
  • 浏览: 483508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OnePiece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redis-11> 4.4 redis消息通知

阅读更多
4.4 消息通知
4.4.1 任务队列
在网站开发中,当页面需要进行如发送邮件、复杂数据运算等耗时较长的操作时会阻塞页面的渲染。为了避免用户等待太久,应该使用独立的线程来完成这类操作。不过一些编程语言或框架不易实现多线程,这时很容易就会想到通过其他进程来实现。
设想有一个进程能够完成发邮件的功能,那么在页面中只需要想办法通知这个进程向指定的地址发送邮件就可以了。
通知的过程可以借助任务队列来实现。任务队列顾名思义,就是“传递任务的队列”。与任务队列进行交互的实体有两类,一类是生产者(producer),一类是消费者(consumer)。生产者会将需要处理的任务放入任务队列中,而消费者则不断地从任务队列中读入任务信息并执行。
对于发邮件这个操作来说页面程序就是生产者,而发邮件的进程就是消费者。当需要发送邮件时,页面程序会将收件地址、邮件主题和邮件正文组装成一个任务后存入任务队列中。同时发邮件的进程会不断检查任务队列,一旦发现有新的任务便会将其从队列中取出并执行。由此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使用任务队列有如下好处。
(1)松耦合。生产者和消费者无需知道彼此的实现细节,只需要约定好任务的描述格式。这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由不同的团队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
(2)易于扩展。消费者可以有多个,而且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中,借此可以轻易地降低单台服务器的负载。

4.4.2 使用Redis实现任务队列
说到队列很自然就能想到Redis的列表类型,使用LPUSH和RPOP命令实现队列的概念。如果要实现任务队列,只需要让生产者将任务使用LPUSH命令加入到某个键中,另一边让消费者不断地使用RPOP命令从该键中取出任务即可。
比如完成发邮件的任务需要知道收件地址、邮件主题和邮件正文。所以生产者需要将这三个信息组成对象并序列化成字符串,然后将其加入到任务队列中。而消费者则循环从队列中拉取任务,就像如下伪代码:
#无限循环读取任务队列中的内容
loop
task=RPOR queue
if task
#如果任务队列中有任务则执行它
execute( task)
else
#如果没有则等待1秒以免过于频繁地请求数据
wait 1 second

到此一个使用Redis实现的简单的任务队列就写好了。不过还有一点不完美的地方:当任务队列中没有任务时消费者每秒都会调用一次RPOP命令查看是否有新任务。如果可以实现一旦有新任务加入任务队列就通知消费者就好了。其实借助 BRPOP 命令就可以实现这样的需求。

补充:http://redis.readthedocs.org/en/latest/list/brpop.html):
BRPOP key [key ...] timeout

BRPOP 是列表的阻塞式(blocking)弹出原语。
它是 RPOP 命令的阻塞版本,当给定列表内没有任何元素可供弹出的时候,连接将被 BRPOP 命令阻塞,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当给定多个 key 参数时,按参数 key 的先后顺序依次检查各个列表,弹出第一个非空列表的尾部元素。
关于阻塞操作的更多信息,请查看 BLPOP 命令, BRPOP 除了弹出元素的位置和 BLPOP 不同之外,其他表现一致。
可用版本:
>= 2.0.0
时间复杂度:
O(1)
返回值:
假如在指定时间内没有任何元素被弹出,则返回一个 nil 和等待时长。
反之,返回一个含有两个元素的列表,第一个元素是被弹出元素所属的 key ,第二个元素是被弹出元素的值。

redis> LLEN course
(integer) 0

redis> RPUSH course algorithm001
(integer) 1

redis> RPUSH course c++101
(integer) 2

redis> BRPOP course 30
1) "course"             # 被弹出元素所属的列表键
2) "c++101"             # 被弹出的元素


BRPOP命令和RPOP命令相似,唯一的区别是当列表中没有元素时BRPOP命令会一直阻塞住连接,直到有新元素加入。如上段代码可改写为:
loop
#如果任务队列中没有新任务,BRPOP 命令会一直阻塞,不会执行execute()。
task=BRPOP queue, 0
#返回值是一个数组(见下介绍),数组第二个元素是我们需要的任务。
execute( task[1])

BRPOP命令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是键名,第二个是超时时间,单位是秒。当超过了此时间仍然没有获得新元素的话就会返回nil。上例中超时时间为“0”,表示不限制等待的时间,即如果没有新元素加入列表就会永远阻塞下去。
当获得一个元素后BRPOP命令返回两个值,分别是键名和元素值。为了测试BRPOP命令,我们可以打开两个redis-cli实例,在实例A中:
redis A>BRPOP queue 0
键入回车后实例1会处于阻塞状态,这时在实例B中向queue中加入一个元素:
redis B>LPUSH queue task
(integer) 1
在LPUSH命令执行后实例A马上就返回了结果:
1) "queue"
2) "task"
同时会发现queue中的元素已经被取走:
redis>LLEN queue
(integer) 0

除了BRPOP命令外,Redis还提供了BLPOP,和BRPOP的区别在与从队列取元素时BLPOP会从队列左边取。具体可以参照LPOP理解,这里不再赘述。

4.4.3 优先级队列
比如博客需要在发布文章的时候向每个订阅者发送邮件,这一步骤可以使用任务队列实现。由于要执行的任务和发送确认邮件一样,所以二者可以共用一个消费者。

然而设想这样的情况:假设订阅博客的用户有1000人,那么当发布一篇新文章后博客就会向任务队列中添加1000个发送通知邮件的任务。如果每发一封邮件需要10秒,全部完成这1000个任务就需要近3个小时。问题来了,假如这期间有新的用户想要订阅博客,当他提交完自己的邮箱并看到网页提示他查收确认邮件时,他并不知道向自己发送确认邮件的任务被加入到了已经有1000个任务的队列中。要收到确认邮件,他不得不等待近3个小时。多么糟糕的用户体验!而另一方面发布新文章后通知订阅用户的任务并不是很紧急,大多数用户并不要求有新文章后马上就能收到通知邮件,甚至延迟一天的时间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当发送确认邮件和发送通知邮件两种任务同时存在时,应该优先执行前者。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实现一个优先级队列。
BRPOP命令可以同时接收多个键,其完整的命令格式为BLPOP key [key …]timeout,如BLPOP queue:1 queue:2 0。意义是同时检测多个键,如果所有键都没有元素则阻塞,如果其中有一个键有元素则会从该键中弹出元素。例如,打开两个redis-cli实例,在实例A中:
redis A>BLPOP queue:1 queue:2 queue:3 0
在实例B中:
redis B>LPUSH queue:2 task
(integer) 1
则实例A中会返回:
1) "queue:2"
2) "task"

如果多个键都有元素则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取第一个键中的一个元素。我们先在queue:2
和queue:3中各加入一个元素:
redis>LPUSH queue:2 task1
1) (integer) 1
redis>LPUSH queue:3 task2
2) (integer) 1
然后执行BRPOP命令:
redis>BRPOP queue:1 queue:2 queue:3 0
1) "queue:2"
2) "task1"
借此特性可以实现区分优先级的任务队列。我们分别使用queue:confirmation.email和
queue:notification.email两个键存储发送确认邮件和发送通知邮件两种任务,然后将消费者的
代码改为:
loop
task =
BRPOP queue:confirmation.email,
queue:notification.email,
0e
xecute( task[1])
这时一旦发送确认邮件的任务被加入到queue:confirmation.email队列中,无论queue:notification.email还有多少任务,消费者都会优先完成发送确认邮件的任务。

4.4.4 “发布/订阅”模式
除了实现任务队列外,Redis还提供了一组命令可以让开发者实现“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发布/订阅”模式同样可以实现进程间的消息传递,其原理是这样的:
“发布/订阅”模式中包含两种角色,分别是发布者和订阅者。订阅者可以订阅一个或若干个频道(channel),而发布者可以向指定的频道发送消息,所有订阅此频道的订阅者都会收到此消息。
发布者发布消息的命令是PUBLISH,用法是PUBLISH channel message,如向channel.1说一声“hi”:
redis>PUBLISH channel.1 hi
(integer) 0

这样消息就发出去了。PUBLISH命令的返回值表示接收到这条消息的订阅者数量。因为此时没有客户端订阅channel.1,所以返回0。发出去的消息不会被持久化,也就是说当有客户端订阅channel.1后只能收到后续发布到该频道的消息,之前发送的就收不到了。
订阅频道的命令是SUBSCRIBE,可以同时订阅多个频道,用法是:
SUBSCRIBE channel[channel …]

现在新开一个redis-cli实例A,用它来订阅channel.1:
redis A>SUBSCRIBE channel.1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channel.1"
3) (integer) 1

执行SUBSCRIBE命令后客户端会进入订阅状态,处于此状态下客户端不能使用除SUBSCRIBE/UNSUBSCRIBE/PSUBSCRIBE/PUNSUBSCRIBE这4个属于“发布/订阅”模式的命令之外的命令(后面3个命令会在下面介绍),否则会报错。
进入订阅状态后客户端可能收到三种类型的回复。每种类型的回复都包含3个值,
第一个值是消息的类型,根据消息类型的不同,第二、三个值的含义也不同。消息类型可能的取值有:
(1)Subscribe。表示订阅成功的反馈信息。第二个值是订阅成功的频道名称,第三个值是
当前客户端订阅的频道数量。
(2)message。这个类型的回复是我们最关心的,它表示接收到的消息。第二个值表示产生消息的频道名称,第三个值是消息的内容。
(3)unsubscribe。表示成功取消订阅某个频道。第二个值是对应的频道名称,第三个值是当前客户端订阅的频道数量,当此值为0时客户端会退出订阅状态,之后就可以执行其他非“发布/订阅”模式的命令了。
上例中当实例A订阅了channel.1进入订阅状态后收到了一条subscribe类型的回复,这时我
们打开另一个redis-cli实例B,并向channel.1发送一条消息:
redis B>PUBLISH channel.1 hi!
(integer) 1
返回值为1表示有一个客户端订阅了channel.1,此时实例A 收到了类型为message的回复:
1) "message"
2) "channel.1"
3) "hi!"
使用UNSUBSCRIBE命令可以取消订阅指定的频道,用法为:
UNSUBSCRIBE [channel[channel …]]

如果不指定频道则会取消订阅所有频道.

4.4.5 按照规则订阅
除了可以使用SUBSCRIBE命令订阅指定名称的频道外,还可以使用PSUBSCRIBE命令订阅指定的规则。规则支持glob风格通配符格式。下面我们新打开一个redis-cli实例C进行演示:
redis C>PSUBSCRIBE channel.?*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psubscribe"
2) "channel.?*"
3) (integer) 1

规则channel.?*可以匹配channel.1和channel.10,但不会匹配channel.。这时在实例B中发布消息:
redis B>PUBLISH channel.1 hi!
(integer) 2

返回结果为2是因为实例A和实例C两个客户端都订阅了channel.1频道。实例C接收到的回复是:
1) "pmessage"
2) "channel.?*"
3) "channel.1"
4) "hi!"

第一个值表示这条消息是通过PSUBSCRIBE命令订阅频道而收到的,第二个值表示订阅时使用的通配符,第三个值表示实际收到消息的频道命令,第四个值则是消息内容。
提示:
使用PSUBSCRIBE命令可以重复订阅一个频道,如某客户端执行了P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这时向channel.2发布消息后该客户端会收到两条消息,而同时PUBLISH命令返回的值也是2而不是1。同样的,如果有另一个客户端执行了SUBSCRIBE channel.10,和PSUBSCRIBE channel.?*的话,向channel.10发送命令该客户端也会收到两条消息(但是是两种类型,message 和pmessage),同时PUBLISH命令会返回2。
PUNSUBSCRIBE命令可以退订指定的规则,用法是PUNSUBSCRIBE [pattern[pattern …]],如果没有参数则会退订所有规则。
注意:
使用PUNSUBSCRIBE命令只能退订通过PSUBSCRIBE命令订阅的规则,不会影响直接通过SUBSCRIBE命令订阅的频道;同样UNSUBSCRIBE命令也不会影响通过PSUBSCRIBE命令订阅的规则。另外容易出错的一点是使用PUNSUBSCRIBE命令退订某个规则时不会将其中的通配符展开,而是进行严格的字符串匹配,所以PUNSUBSCRIBE*无法退订channel.*规则,而是必须使用PUNSUBSCRIBE channel.*才能退订。
1
0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